也許有蠻多朋友都接受過針灸治療,但有朋友很好奇,針灸一次要多久呢?
其實一般坊間,醫師針灸的時間長度普遍是15分鐘,但這是有什麼原因與依據呢?可是為什麼有的醫師會留比較長,有的醫師針一下就拔出來了呢?難道是傳說中的點穴?還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先講結論,要留多久就看醫師高興XD
因為治療的目的不同,所以針灸的長度就會不一樣。但中醫典籍記載:一次28.8分鐘。
說是這樣說,但如果依照中醫學的聖經–《黃帝內經》的記載,《黃帝內經.靈樞.五十營》:「黃帝曰:余願聞五十營奈何?歧伯答曰:…一萬三千五百息,氣行五十營於身。」
的確,若以一天24小時來算,24hrs=1440 mins,1440/50=28.8 mins
這是理想狀態下,針灸一次需要28.8分鐘就可以讓經氣週流全身。
BUT!又來一個BUT!從晉代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中開始,每一個穴位都寫到了深度、劑量,以及留針時間。舉個例子,《針灸甲乙經.卷三.諸穴》中寫到…
的確,若以一天24小時來算,24hrs=1440 mins,1440/50=28.8 mins
這是理想狀態下,針灸一次需要28.8分鐘就可以讓經氣週流全身。
每個穴位時間不一樣?!
BUT!又來一個BUT!從晉代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中開始,每一個穴位都寫到了深度、劑量,以及留針時間。舉個例子,《針灸甲乙經.卷三.諸穴》中寫到…
「上星一穴,在顱上直鼻中央,入發際一寸陷者中,可容豆,督脈氣所發,刺入三分,留六呼,灸三壯。」
「絡卻,一名強陽,一名腦蓋,在通天後一寸三分,足太陽脈氣所發,刺入三分,留五呼,灸三壯。」
有很多穴位都有記載著應該留多久時間。
可是呢,這樣子衍生了許多問題,每個人的呼吸次數不一樣,大人小孩亦不同,臨床上操作十分困難……
這個問題影響了很長的時間,有的針灸醫師強調留針長,有的針灸醫師則要求得氣即可出針,亦有的醫師會按照典籍上的時間治療。
近代研究:止痛最佳的時間是15分鐘
近年來,世界上針灸的研究藯為風行,在對岸,國際級針灸止痛研究學者 – 韓濟生教授自1972年以來,研究出針灸止痛效果是由針刺之後,釋放出β-endorphin(內啡肽),在細胞內訊息傳遞。
不同的電針頻率會有不同的路徑達到止痛的效果[註1],
低頻(2Hz)刺激會走BEP/MEK pathway,與μ受器結合;
中頻(15Hz)刺激會走MEK或DYN pathway,與δ或κ受器結合;
高頻(100Hz)刺激走DYN pathway與κ受器結合。
這三個受器都能達到針灸減痛的效果。
但針刺15分鐘開始,神經細胞開始分泌膽囊收縮素8(CCK-8)[註2],CCK-8會與endorphin走的路徑產生拮抗,開始產生針刺耐受性,到了17~20分鐘,CCK-8的濃度達到高峰,原本針刺的效果就消失了。
這三個受器都能達到針灸減痛的效果。
但針刺15分鐘開始,神經細胞開始分泌膽囊收縮素8(CCK-8)[註2],CCK-8會與endorphin走的路徑產生拮抗,開始產生針刺耐受性,到了17~20分鐘,CCK-8的濃度達到高峰,原本針刺的效果就消失了。
用圖說明如下:
因為這樣的結果,所以現在臨床上的針灸留針時間都選擇在15~20分鐘,選擇這個時間不會影響到針刺效果,對於醫療人員操作也比較方便。而韓濟生教授的針刺止痛研究至今仍然在針灸研究中有最崇高的地位。
至於有的醫師會留針長時間,也可能是考量到另一個原因。臨床實驗至今總結下來,不同針灸時間長短,就會有不同的效果。
一般得氣只需幾秒鐘;功能調整需要數分鐘;針灸麻醉需要數小時;免疫調節就需要數天的時間。如果是利用針灸鍼來做其它的手法,例如trigger point、 小針刀…等,留針的時間又更短了。
因為這樣的結果,所以現在臨床上的針灸留針時間都選擇在15~20分鐘,選擇這個時間不會影響到針刺效果,對於醫療人員操作也比較方便。而韓濟生教授的針刺止痛研究至今仍然在針灸研究中有最崇高的地位。
臨床上的考量…
至於有的醫師會留針長時間,也可能是考量到另一個原因。臨床實驗至今總結下來,不同針灸時間長短,就會有不同的效果。
一般得氣只需幾秒鐘;功能調整需要數分鐘;針灸麻醉需要數小時;免疫調節就需要數天的時間。如果是利用針灸鍼來做其它的手法,例如trigger point、 小針刀…等,留針的時間又更短了。
所以,臨床上如何操作,全憑醫師決定。可是呢,大部份的患者去針灸治療大多是止痛為主,所以留針時間大部份都是15分鐘。
那你呢?為什麼留針時間不一定?
什麼?你問我嗎?因為我的治療並不單純是止痛而已,有更多的患者是需要功能性的調整,更有大部份的患者我是用針刺來調整體內的臟腑功能,所以這些患者大多是30分鐘起跳哦~
希望以上能回答到大家的疑惑。
歡迎大家轉載分享!
註1. JS Han. Acupuncture: neuropeptide release produced by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different frequencies. Trends Neurosci 2003; 26(1):17-22.
註2. JS Han. Cholecystokinin octapeptide (CCK-8): a negative feedback control mechanismfor opioid analgesia. Prog Brain Res 1995; 105:263-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