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佑彥醫師回到醫藥史社來為我們做演講,整堂課我最喜歡且印象最深刻的是,學習中醫的觀點是「思考」。所有畢業的同學在學校學的東西都一樣,那要如何鶴立雞群,獨樹一格呢?
林醫師提出了以下4點 – 基礎要扎穩、思考經典、3個P (耐心、個人化、截斷病勢)與臨床靈活的運用。
基礎是一切的根本
談到中醫,每個人都知道中醫基礎理論,中醫系的學生無不朗朗上口,且大家都認為只要背得好就能成為一位好中醫。實則不然,中醫基礎理論只是提供學習中醫者作為溝通基礎,要和別人不同當然要先好好耕耘自己的基礎,待自己的土地(基礎)肥沃了,才有可能孕育蓊鬱的森林。
那要如何打好基礎呢?林醫師舉生理學來說,除了清楚各臟腑的生理功能外,也要了解臟腑「間」的關係。例如:津液的傳播在內經提到「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津液由脾的「升清」功能上輸於肺,接著肺再「朝百脈」將水液輸送到膀胱,膀胱再將之氣化成尿液排出。
在這一連串的生理反應中,除了原文提到的臟腑外,仍須其他臟腑的協助才能完成。如:每段輸送過程需仰賴三焦(決瀆之官,水道出焉)道路的通暢、心氣推動血助肺朝百脈和腎陽助膀胱氣化水…等的幫助,才能完成。
所以學習中基不只是死背肺主治節、心藏神等等,要學習用這些理論去思考人的各個生理反應,是透過那些臟腑完成的,才不會像是拿了一堆工具,卻不知如何運用。
中醫不是死背,而是思考
接著是思考經典,林醫師舉了中醫四大經典之一的《傷寒論》為例,這是中醫系學生最苦惱的一門課,要背誦一堆如咒語般的條文,且有些還長的很相近,讓我們在考試的時候十分痛苦。學長要我們不要光背條文,要學習「思考與鑑別不同證型」。
例如:真武湯「其人或咳,或嘔,或心下悸,或小便不利」提示了此證的陽虛水泛,大多往上攻且水飲嚴重;而金匱腎氣丸表現為小便不利或下利,提示了水泛多往下但不嚴重,故雖皆有腎陽虛證,但真武湯組成多處理水飲治標實,而金匱腎氣丸多填精補腎治本虛。
除了本虛標實的處理先後判斷,還有相似方劑證型的鑑別,如瀉心湯系列 - 大黃黃連瀉心湯(熱痞)、附子瀉心湯(內寒、小便不利)、半夏瀉心湯(柴胡證後心下痞)、黃連湯(兼表證)等的鑑別。
關於學習病程的進展,如:小柴胡湯證的發展若兼有表證則用桂枝柴胡湯;若中焦本虛寒則用小建中湯;若寒結在裏,則用柴胡桂枝乾薑湯;若兼裏實(少陽陽明)則用大柴胡湯…等等。看似複雜,但究其根本其實就是出《傷寒論》的一段話:「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和郭雍:「有是證用是藥」而爾。
中醫的語言其實可以現代化
此外,中醫的陰陽五行常被視為無稽之談,實際上陰陽五行只是中醫的「代號和基礎」,類似換個角度看待人和疾病,故其實可以搭配現代生理來學習。如:把皮膚外層看作是太陽,皮膚到血管是少陽(半表半裏),更裏層是陽明。
太陽中風和傷寒即是風寒影響表層皮膚汗孔的開闔;而少陽則是邪再深入,造成血管通透性和柔軟度的改變,影響局部氣血變化。如果這個變化影響到體表則有往來寒熱的症狀,若影響中焦和胸脅造成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食…等。
透過結合現代生理,可以讓我們更清楚的向現代醫學或ㄧ般民眾解釋中醫的理論,才不會讓中醫為玄學這普世錯誤的觀念禍延更廣。
臨床治療,更重要的是 3 個 P
最後一個是 3 個 P,即是耐心、個人化、截斷病勢。醫者本來如此,專心且誠摯的治療病人或聆聽他們的心聲;個人化,針對不同症狀、背景的病人給予相對應證型的方藥;病人,醫生不是只處理疾病的問題,更要注重「人」的問題,即治人更勝於治病。
此外學長還提到了像站樁、診脈等的練習與基本技巧,皆令我收穫良多。整堂課我最喜歡且印象最深刻的是,學習中醫的觀點是「思考」。
如同學長所說的,所有畢業的同學在學校學的東西都一樣,那要如何鶴立雞群,獨樹一格呢?就是要有一套自己的「思路」。學校教育和中醫書籍提供給我們許多工具,我們要學習的是如何用這些工具開創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而非迷茫的扛著他們。
我想,這是這場「思與辨」的演講帶給我最大的收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