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07/12/22

電子報學術專欄 淺談本草及中藥學 其二

文/CM40 佑彥


上一期簡述了本草學的演革,提及一些性味歸經的觀念,這一期將再更深入探討中醫藥物學的其它內容。

中藥的性能是指中藥的性質、作用和功能,包括上期提到的四氣五味、五行歸屬、歸經等方面。中藥的性能,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認識到的。在生產勞動中,人們為了與疾病做鬥爭,通過有意資無意的口嘗、身受、實際體驗,反復實驗、觀察,積累了用藥知識,與陰陽學說、五行學說、臟象學說、經絡學說等相互結合,進行長期總結、歸納、概括、綜合、升華為中藥的性能,指導臨床用藥治病。

任何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都是在致病因素的影響下,正邪鬥爭、陰陽失和、升降失常、臟腑經絡功能紊亂的結果。藥物治療的基本作用,就在於幫助機體袪除病邪,扶正固本,協調臟腑經絡的機能,糾正陰陽的偏盛偏衰,使機體恢復到陰平陽秘的狀態。

學習認識藥物及其應用,首先應確立一個觀念,那就是用之得當乃藥,用之不當即是毒,所以藥即是毒自古深埋人心,產生一種恐懼感,由於時代的變遷,營養劑、保健品之興起,似乎已經開始沖淡人們的警戒心,故今日時時聞及食物中毒、藥物中毒的現象,尤以從事醫藥行業人員,不能不時時自礪、提醒自己,藥物之使用,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反應效果。

誠如《書經.說命》上,記殷高宗命傅說之言。其文日:「若金,用汝作礪;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若歲大旱,用汝作霖雨。啓乃心,沃朕心。若藥弗瞑眩,厥疾弗瘳,若跣弗視地,厥足用傷。」言古代飲藥後必經過瞑眩階段,否則病不愈。瞑眩乃服藥後之輕微中毒病症,緣於藥之副作用,足見古代用藥多屬有毒之物。

又如《禮記》所言:「君有疾飲藥,臣先嘗之,親有疾飲藥,子先嘗之。醫不三世,不服其藥。」雖然乍看之下是在說尊卑有序的觀念,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不也是說到藥就是毒,即使君王、尊親生病服藥,都要臣子、子女先行試過是否有毒。這個觀念深植人心,但卻因市面上推陳出新的健康食品,宣稱其療效,讓人們誤以為中藥都是補藥,可以平常服用。但身為醫療人員的大家仍要時時留意,以免產生不必要的後遺症。


歷來各家對各別藥物的功效主治皆有闡述發明,這一項的進展,隨著時代而有所擴充。用藥的體悟心得,各人各有所長,張景岳擅用熟地,有人因此稱其張熟地;張錫純長於用石膏,遂有石膏大王之譽。當然,最早《神農本草經》中所記載的藥物功效和主治並沒有多此之多,藥物的功效最早是以取類比象、各家的用藥經驗統整而成。最有名的《本草備要》,就是汪昂將各醫家的經驗統整而成的。

《神農本草經》按上中下三品分類,稱上品「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將川芎一藥,列入上經之中。到了宋朝,沈括在《夢溪筆談》記載當時醫家已經體會川芎不可久服。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亦載「久服則增氣偏勝,必有偏絕。」比李時珍稍晚的張景岳更明確指出「多服久服,令人走散真氣。」後來這段話亦被汪昂引用在《本草備要》之中。


這個例子說明了隨著時代變遷,經驗累積,長久下來,對一藥一物功效的認知才遂漸趨於成熟明確,同時才更為全面。對藥物的功效的看法,當然也很難完全擺脫人為主觀的因素,譬如李時珍評川芎為「血中之氣藥」;張景岳論川芎為「氣中之血藥」。顯然兩人對川芎的看法有偏氣和重血的不同。但是不論如何,川芎在氣和血方面的特性卻是大家所共見的。


大陸的中藥學教科書,第五版的教材描述細辛的功效為「祛風、散寒止痛、溫肺化飲」。將之歸於「溫裡藥」; 而六版教材的敘述是「祛風散寒、通竇、止痛、溫肺化飲」。將之劃為「解表藥」。不管怎麼搬家,基本上對功效的認知,前後還是一致的,只是對所側重、所強調的略有不同而已。


就細辛而言,傳統有「辛不過錢」之說,這可能是源自宋代陳承《本草別說》。但是張仲景在小青龍湯、射干麻黃湯所用之細辛折成現制也有三錢之多,豈是醫聖用藥可以不按常理出牌乎?細辛一藥,全中國皆有分佈,東北的黑龍江,西北的甘肅,到江南諸省都有它的足跡。台北近郊的七星山、大屯山一帶的林下也常常能見到細辛。


如此遼闊的幅員裡所產的細辛,按植物分類學觀之,其所屬種類如遼細辛、華細辛、大花細辛、杜衡等等,就有十幾種以上之多。細辛過量的害處在於導致呼吸痲痺,嚴重者能致死。因為品種有別,自然效果也不盡相同,然而產地各異,用量的出入,相對拿捏也就不易。這可能是陳承立下「辛不過錢」之戒的因由。


而仲景在長沙用的細辛也可能是毐性相對較弱的品種。中藥繁蕪,不但品種多,同名異物者亦不少,品質不一,醫者下藥,就很難掌握。所以自古名醫皆重視要用道地藥材,以免影響治效。因此確保藥源品質,這也是同仁堂等名藥店之所以能夠百年老字號的成功原因。

由此可見用藥學問並不算小。但是以初學本草而言,最基本的,還是要先熟悉「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等重點,其次再將宜忌、用量分清。《本草備要》成書於清朝,對本草知識的累積已經算是相當成熟了,但是在編次上,仍然延用草木果榖,按形態部位的分法,但仍未若當代以藥效分類的方式來得更利於閱讀。


例如《本草備要》中,茯苓在木部,澤瀉在草部,兩者中間遙隔了幾十味其它的藥,若是一味藥一味藥逐一讀下來,因為當中參雜多種不同功效的諸藥,容易增加記憶上的負擔。如按藥效分類方式的編排,茯苓、澤瀉則同列於利水滲濕藥。讀起來,自然可以聯想到二者皆有利水滲濕的功效,同時同中求異,容易清楚兩者各自的個性,例如茯苓能健脾、安神;澤瀉有泄熱作用。這樣的方式對腦力的負擔比較輕省。


所以讀《本草備要》時,可以自己重新搬風一下,按當代本草分類的方式來排序,也不失為一種便於學習的方式。不管如何,總之,讀本草藥物的目的,就是要認識藥性。而熟知藥性,對讀方自然就大有幫助。爾後用藥用方、加減進退就更容易得心應手。

另外,藥理、方義既然是中醫基礎理論的應用,所以讀藥學方的同時,當隨時與中醫學基礎理論做參佐對比。例如《本草備要》言黃耆「固表」、「溫分肉,肥腠理」,就應該聯想到這些是針對衛氣功能的描述,所以在此指的是黃耆有補衛氣的作用,這也就是所謂的「益衛固表」。又如人參的「消痰水」與陳皮的「消痰」、「利水」當有所鑑別。


人參所消的痰水,是因為氣虛,水濕無以運化,以致於痰生;而陳皮所消的痰水,是肇於氣滯,水濕因而內停,以致於痰生。所以治痰時,凡氣虛者用參是取其補氣之效,氣旺則痰行水消;氣滯者投陳皮是藉其理氣燥濕之功,能以氣順濕除。再看看《本草備要》中元參一節,「壯水之主以制火」,就當想到這是王冰的名言,這也說明了汪昂認為元參清熱的作用不是單純的直折其熱,而是經由滋陰降火。


所以讀本草的時候,如果能與中醫理論聨想、串讀、合看,則唸起來會更活潑有趣,印象也能更為深切。讀本草學一如讀其它中醫學科,是鮮活生動的,因為它本身就是一門與生命哲學、生命科學息息相關的學問。

中藥的知識沒辦法在這短短的文章之中說明完全,許多的作用與應用仍需在臨床上實際應用才能更加活用。雖然古人說「盡信書不如無書」,但在求學時代仍是要先熟記書本上的記載,到了實際應用時才能駕輕就熟,把學校所學融入臨床之中。


從基礎走入臨床,這段路雖然難走,但是這也是我們必經之路。希望大家能夠在筆者所寫的這短短五篇文章之中對中醫能有更深一步的認識。雖然有點像是在關公面前耍大刀一樣在許多學長姊們面前寫這些文章,但我想傳達的只是一些不一樣的看法和觀點,希望對各位有志行醫的大家能有一些些的幫助,那這樣子我也算是功德圓滿了。


學習中醫學,最要不得的就是藏私,能多聽到些不同的看法,彼此互相切磋,讓自己的實力更加進步,這才是真正的雙贏。與大家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