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本草自漢魏、六朝問世,中經唐宋大舉增訂而盛世,復經金元醫學之陰陽、五行立說,藥之引經達做,確立藥之歸經理論,至明清雖以融合歷代諸家本聊,分類割裂全文已常古來諸家本草之真面目,然其各有博取與精存之論說及發明,綜合二千多年來諸家本草之傳承,作家約三百三十餘家,成書約二千八十八餘卷,而成為東方藥學之主流,鄰近國家之韓國、日本亦深其影響甚鉅。
講到了本草的來源,就不外乎為古人的經驗傳承。從醫藥的起源來看,大致上可以分為五類:
一、化石上的醫藥起源:約在一百七十萬年前之元謀原人、七十萬年前之藍田原人、三十萬年前之北京猿人等穴居山洞、播五穀免飢飲、用火熟食,並已知道可以用代赭石止血,可見其醫藥知識之啟蒙。
二、傳說性的醫藥來源:盤古開天,混沌開始,女媧造人、神農氏嘗百草、伏羲畫八卦、燧人氏鑽木取火、有巢氏建樹屋。軒轅、黃帝、歧伯,醫之始於歧黃。
三、巫術上的醫藥起源:《山海經》中之「十巫」,開明東有六巫,操不死之藥,升降爰在,及其祝由之術…等等。
四、甲骨文的醫藥起源:甲骨文上有記載人體器官、醫藥等文字或圖形。
五、本能經驗之醫藥起源:甘肅敦煌壁畫中有「殷人防疾圖」,用火及清水洗並掃除污穢;殷人之青銅漱口器、砭石…等。
西方哲學家認為人類的生產活動,最基本仍決定於經驗實踐的覆行。人的認識在於依賴物質的生產活動,逐漸了解自然的現象、自然的性質、自然的規律,人和自然的關係。醫藥是人們對疾病過程和治療方法的認識,日此醫藥的起源也就離不開人類物質的生產活動。
本草即中國傳統藥物學,因植物藥使用較多而得名。先秦時期的藥物知識散見於各種文獻,醫方書(如《五十二病方》)中也間或記載藥物形態。漢代的《神農本草經》總結了秦漢以前的藥物理論和經驗,託名傳說中的醫藥始祖神農撰,成為中國本草發展的基礎。
一、化石上的醫藥起源:約在一百七十萬年前之元謀原人、七十萬年前之藍田原人、三十萬年前之北京猿人等穴居山洞、播五穀免飢飲、用火熟食,並已知道可以用代赭石止血,可見其醫藥知識之啟蒙。
二、傳說性的醫藥來源:盤古開天,混沌開始,女媧造人、神農氏嘗百草、伏羲畫八卦、燧人氏鑽木取火、有巢氏建樹屋。軒轅、黃帝、歧伯,醫之始於歧黃。
三、巫術上的醫藥起源:《山海經》中之「十巫」,開明東有六巫,操不死之藥,升降爰在,及其祝由之術…等等。
四、甲骨文的醫藥起源:甲骨文上有記載人體器官、醫藥等文字或圖形。
五、本能經驗之醫藥起源:甘肅敦煌壁畫中有「殷人防疾圖」,用火及清水洗並掃除污穢;殷人之青銅漱口器、砭石…等。
西方哲學家認為人類的生產活動,最基本仍決定於經驗實踐的覆行。人的認識在於依賴物質的生產活動,逐漸了解自然的現象、自然的性質、自然的規律,人和自然的關係。醫藥是人們對疾病過程和治療方法的認識,日此醫藥的起源也就離不開人類物質的生產活動。
本草即中國傳統藥物學,因植物藥使用較多而得名。先秦時期的藥物知識散見於各種文獻,醫方書(如《五十二病方》)中也間或記載藥物形態。漢代的《神農本草經》總結了秦漢以前的藥物理論和經驗,託名傳說中的醫藥始祖神農撰,成為中國本草發展的基礎。
《神農本草經》是我國最早之本草典籍,本書乃托名神農所著。陶弘景謂之:「軒轅以前,文字未傳……至於藥性所主,當以識識相因,不爾何由得聞。」又謂「本經所出郡縣,乃後漢時制。…凡採藥時月,皆建寅歲首。」故疑係漢人托神農之名而作。「本草」之名甘見於漢成帝建始二年(31B.C.),而神農本草經行世於西漢末孺子嬰居攝二年(7A.D.)。而在《山海經》中言及醫藥之由來,提及本草經,但《漢書.藝文志》中尚未記載,而見於《漢平帝本紀》及《樓護傳》,故可得知,《神農本草經》為西漢末年之作品。
漢魏時的早期本草,其內容均以性味功效為主,重在臨床用藥。南北朝陶弘景《本草經集注》以後,藥學研究重點轉向藥物的種類鑑別和生產等方面。為此,唐宋兩代先後舉行了全國藥物的調查,匯輯當時醫學家、藥農和民間的用藥、辨藥經驗。
漢魏時的早期本草,其內容均以性味功效為主,重在臨床用藥。南北朝陶弘景《本草經集注》以後,藥學研究重點轉向藥物的種類鑑別和生產等方面。為此,唐宋兩代先後舉行了全國藥物的調查,匯輯當時醫學家、藥農和民間的用藥、辨藥經驗。
金元時期,《黃帝內經》中的藥理原則與實際用藥相結合,促進了中藥理論體系化,藥學研究的重點轉移到理論探討。明代李時珍把用藥、辨藥、藥理揉合起來進行研究,從而把中國本草發展推向高峰。明清時期藥學普及著作日漸增多。為了擺脫金元藥理某些程式化的束縛,藥學研究中出現了尊《神農本草經》崇古的思潮,更多地注重返本求真,從早期樸實的用藥經驗中汲取營養。
陳修圓《神農本草經讀.凡例》:「明藥性者,始自神農,而伊尹配合而為湯液,仲景《傷寒》、《金匱》之方,即其遺書也。闡陰陽之秘,洩天地之藏,所以效如桴鼓。………藥性始於神農,用藥者不讀《本草經》,如士子進場作制藝,不知題目出於四子書也。渠輩亦云藥性,大抵係《珍珠囊藥性賦》、《本草備要》及李時珍《本草綱目》之類,雜收眾說,經旨反為其所掩,尚可云本草耶?」用藥須靈,務識藥性;遣方要活,當明方義。所謂藥性與方義,可以說就是在中醫學理論的基礎上對中藥和方劑所衍繹總結出的醫理。
陳修圓《神農本草經讀.凡例》:「明藥性者,始自神農,而伊尹配合而為湯液,仲景《傷寒》、《金匱》之方,即其遺書也。闡陰陽之秘,洩天地之藏,所以效如桴鼓。………藥性始於神農,用藥者不讀《本草經》,如士子進場作制藝,不知題目出於四子書也。渠輩亦云藥性,大抵係《珍珠囊藥性賦》、《本草備要》及李時珍《本草綱目》之類,雜收眾說,經旨反為其所掩,尚可云本草耶?」用藥須靈,務識藥性;遣方要活,當明方義。所謂藥性與方義,可以說就是在中醫學理論的基礎上對中藥和方劑所衍繹總結出的醫理。
有人比喻治病彷彿是醫者與病魔在病家身上的一局對奕。棋有棋道、醫有醫理。勝負的關鍵之一就在於醫者是否能夠與對手據理力爭。如果醫者不識輕重緩急,隨意奕出任何閒著、惡手、無理之棋,那就是給了病魔機會。
高手過招,輸贏往往是取決於那一邊先犯下錯誤。反之,若能明察病機所趨、病勢強弱之變,適切攻防應對,則勝算自然可期。既然遣方用藥是醫者的一種治病手段,把本草學習好,自然就是習醫者最基礎的功夫之一。
研習本草,基本的重點項目包括藥物的「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等等。辛甘酸苦鹹是藥物本身的特質,主觀上不難察辨,所以對此諸家的著作皆少有岐異。但是五味在對用藥上只能作概括性的提示,不能當作精準的指導。
研習本草,基本的重點項目包括藥物的「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等等。辛甘酸苦鹹是藥物本身的特質,主觀上不難察辨,所以對此諸家的著作皆少有岐異。但是五味在對用藥上只能作概括性的提示,不能當作精準的指導。
四氣的應用主要是「熱者寒之」、「寒者熱之」、「治熱以寒」、「治寒以熱」求衡調配的一種原則。但是寒熱溫涼不是憑藉感官所能決定的,而是經由旁證或經驗,歸納演繹而來。因此與五味相對而言,各家的在四氣的描述上,出入也就比較多一些。
至於歸經,是自金元以來在藥性描述方面的一項重要發展,它標示藥物發揮作用的位置所在。許多藥往往有多方位、多元性的功能,因此其歸經亦多。作用所在,實在與各人的臨床心得有關,所以歷來各家對歸經所見更容易會有差異。色味、氣味代表了天地萬物所受自然界而聚之精微物質,利用了藥物的外在性質(性味),進入人體之後所產生的變化,就是中醫藥物學所著重的藥性理論。性味是相對而言的,而非絕對的性質,不能單就此藥物而定。
引經是歸經與配伍的結合,通過引經可改變其他藥物的作用方向或部位,或使其作用側重或集中於特定的方向和部位。易水學派張潔古依據《內經》理論,對藥物的引經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他認為取各藥性之長,使之各歸其經,則力專效宏。
古人云:「引經之藥,劑中用為嚮導,則能接引為藥,直入本經,用力寡而獲效捷也。」臨床在辨證的基礎上,明白藥性專司、制方專主之理,酌情加入引經藥,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