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07/4/14

電子報學術專欄 中華哲學與中醫-氣

文/CM40 佑彥


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上一期文章所寫到的,中醫學與中華文化哲學有著密切的關聯?不僅僅是在陰陽五行上,很多地方都可以發現到這一個特色。這一期,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中醫基礎理論中,一個重要的觀念-「氣」與中華哲學之間的關係吧。

也許很多人會問,倒底什麼是氣?它和生命原物質間有什麼關係?氣,是中國古代哲學概念,此學說盛行於秦漢以前,是古人認識世界和解釋世界上各種變化的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

從許慎的《說文解字》來看:「气,雲气也。象形。凡气之屬皆從气。去既切。」這裡的「气」,指的是宇宙萬物的氣,構成並維持這個世界的一切物質;而我們現在用的「氣」,若是從《說文解字》中來看,則是:「氣,饋客芻米也。從米气聲。《春秋傳》曰:"齊人來氣諸矦"許既切。」就是人們將食物吃進人體,幻化為氣而維持一切機能。這與我們學到的中醫觀點也是如此的。

又如,《莊子.至樂》中說道:「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徙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從這裡我們可以看見莊子認為,無論是天地萬物還是人類生靈,皆由一氣所生,氣是構成世界萬物的共同原始物質。

有了氣的運動變化,才有天地萬物和生命現象的基本觀點。就連《易經》中也有提到:「精氣為物,游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從氣的變化,就可以了解世上的一切。而我們中醫學也是這麼認為的,當天地萬物之氣進入人體,神乃入形,所以就有了生命。然而,氣雖為天地萬物的最初本源,卻有其「無形」與「有形」兩種存在形式。

《公羊傳解語》內寫到「元者,氣也。無形之起,有形之分,造起天地,天地之使也。」所謂的無形,指的是氣處於彌散而運動的狀態,不占有固定空間、不具備穩定形態的氣存在形式。

這與我們一般在國小所學到的觀念是一樣的,也讓我們不僅好奇,為什麼古人會有這樣的觀念?是怎麼產生出來的呢?也開始敬佩古人的智慧;至於所謂的有形,指的是氣處於凝聚而穩定的狀態,由無形之氣所凝聚而成的各種具有一定形質結構的實體。

天地之氣在這兩個形態之間不斷地轉換,以非意志控制而轉移的自然過程。誠如北宋張載所著的《正蒙.太和》裡所言的:「太虛不能無氣,氣不能不聚而為萬物,萬物不能不散為太虛。循是出入,皆不得已而然也。」

《莊子.知北游》中有提到:「生也死之徙,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紀!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若死生為徙,吾又何患!故萬物一也。」由此可知,古人認為氣是構成宇宙萬物的最基本物質、最原始的物質。是萬物感應的中介,是運行不息的物質,是維持世界的一個不變的定理。

古代哲學的「氣」這個觀念,深深地影響中醫學而被廣泛地應用。翻遍古今中醫文獻,都可以看見「氣」這個詞,涵蓋了中醫學所及的各個方面。《素問.六節藏象論》:「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聲能彰;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氣,在人體裡的功能有推動、溫煦、防禦、固攝、營養、氣化,相信大家都很熟了,故不再多加解釋。

但是,在實際上,我們真的能夠感受到「氣」嗎?

在中醫這個領域中,沒有現代醫學如此多的儀器和科技來幫助我們去了解人體,無法確實了解人體的全貌,而人體就變成了一個黑箱。而現今慢慢流行的「氣功」就提出了能量的觀念,每一個人都有這個能力去感受氣的存在。

氣感是人體與生俱來的「本能」之一,而非特異功能。然而,一方面教育沒教我們知道它的存在,更沒教我們如何強化並運用它;一方面隨著年歲的衰老耗損,飲食、起居失節失調,跌打損傷、環境污染等傷害,神經傳導的障礙逐漸增加,本能遂變得遲鈍。氣的感覺因人而異,強弱也各有不同,但不可否認的是,每個人都有能量,只在於要如何發揮出來而已。

我們都知道,中醫很強調「天人合一」這個觀念,人體就是一個小宇宙,憑氣感可體會天體、日、月等星體在循環運轉中對人氣動的影響規律與變易,是強化或抑制某臟腑經絡或某部位的能量,進而能推演出該歲令節氣易患某些疾病,或某些體質、曾受某傷的人易在那些節氣不好過或發病,事先做好預防措施。

這是未來醫學所希望的走向,而中醫學早在數千年前就提出了這個觀念,可謂是難得。氣,構建了中醫學的精氣生命理論,也構建了中醫學的天地人合一整體觀念。無論是生理功能、病理變化以及疾病的預防、治療等,都與自然、社會環境密切相關,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整體觀。正是《黃帝內經》提出來的「人與天地相參」觀點。

精氣學說貫穿了中醫學具體內容的各方面,了解精氣理論,更可以深入探討人體的各項變化,做為研究中醫學各個領域的基礎,為指導疾病的診斷、預防與治療有個依據。為了解中醫學這個「黑箱」,氣為必要的工具,運用在中醫臨床各科,療效益彰,發展中醫學也是指日可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