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5/1/16

上這種課是會過癮的!

課程名稱:新思惟國際《演講技巧與溝通工作坊》
授課講師:蔡依橙校長楊斯棓醫師
日期:2015年1月11日




「上這種課是會過癮的!」,從來沒有這麼期待下次的課程。


2015/1/7

走自己的路- 二十八歲生日

遲來的生日感謝文~

走過了28個年頭,回頭看了看自己,似乎開始有些不同。完成了研究所的學業取得醫學碩士、繼續演講行程、打入高中校園並攻入國立大學醫院演講。思想上也開始有些變化,但說不上來有什麼改變。

有朋友對我說「你的出生,可能會對越來越多人很重要,你給出的醫療,是這樣真切的在幫助著。所以人們有機會跟病痛的關係越來越和緩,擁有越來越舒服且提升的生活品質。」也許真是如此吧?!

2014/12/26

為什麼要念研究所?

越來越多學弟妹與朋友們來問我要不要考研究所的問題。身為臨床醫師是否要念研究所呢?其實,這個問題反而要問問自己了!


念研究所,並不是想像中可以更深入了解自己本科系的學問與臨床技術,也不是可以混過兩年拿學歷就好,而是一個訓練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2014/11/30

20141107 & 1114 竹北高中演講心得



演講結尾頁

會接下這兩場演講,其實也是觀察到這幾年學弟妹們反覆問過我的問題,無論是未來要怎麼走、怎麼去實踐、怎麼增強實力、怎麼將學校所學與臨床結合。這些在學校沒有教的事情,反而是在經歷過許許多多的挫折後才體悟到的。也因為是朋友的邀約,從這次的演講開始向下紥根,種下希望的種子(咦?)

2014/11/28

過敏性鼻炎與青光眼

今日【動新聞】過敏性鼻炎患者青光眼風險 比一般人高4
http://goo.gl/rKQnQt

門診也遇到幾位青光眼患者有長期使用類固醇的用藥史,不一定是過敏性鼻炎,也有類肉瘤的患者。很難可以直接說青光眼與類固醇的使用有關,但鼻部的症狀與疾病確實會影響到眼睛。

國內研究發現有過敏性鼻炎者,日後得青光眼的風險比一般人高4成,若苦於過敏體質、得長期使用類固醇,最好每3個月做一次眼部檢查。

雖然說現代西醫眼科來說,失去的視力與視野不能恢復,但可能是運氣好,目前治療的青光眼患者,有一半的患者視野有進步,其它像是視神經萎縮、黃斑部病變、視神經炎所造成的視力與視野缺損,
只要還看得到光與影子,都是有機會使用中醫來改善的。但因為嚴重度不一樣,治療的頻率與強度都會調整,請一定要向醫師詳細說明狀況!

2014/11/27

一頁入魂,我也可以 – 物超所值的簡報饗宴

課程名稱:新思惟國際《簡報架構與視覺設計工作坊》
授課講師:蔡依橙校長邱建勳醫師
日期:2015年1月11日




這一次的課程後,我更有信心,在未來的演講之中能帶給聽眾更具吸引力的震撼,甚至利用簡報帶給自己突破傳統的道路。

2014/11/13

20141113 - 眼科二得

最近來了幾個比較特別的眼科患者,也算是自己的一個突破吧!

一位眼部外傷撞擊後造成瞳孔無法正常縮放,近距離無法對焦,兩眼看東西覺得物體複視。西醫眼科及神經外科認為沒辦法治療所以求助中醫,剛好之前遇過一位類似的患者,當時治療沒有什麼效果,但從那一位患者身上學到了眼部撞擊後造成心脈鎖住,解法也需要從心脈去解。這一次的患者治療的效果就非常明顯改善,這是第一個突破!

另外一位是雙眼全葡萄膜炎(從虹膜、睫狀肌、脈絡膜都反覆發炎),所有的檢查都找不出原因,風濕免疫科檢查也都無異常。眼科無法檢查眼底,虹膜與水晶體完全黏住,呈現在課本上看到的『瞳神乾缺』的現象(如附圖,),在散瞳之後,瞳孔呈不規則型。這一個情形要考慮的點非常多,大致上是從肝火論治,但因遷延日久,需要肝腎同治。加上患者身體狀況又非常的差,難度很高。針藥並用,著重疏肝滋陰。



這兩個病例剛來看診一個星期左右,仍然在治療中,但狀況都有改善,針灸當下都有進步,配合服藥都能讓病症持續減緩,謹此臨診二得,予以記錄之。

2014/11/10

20141110 - 家庭壓力與疾病的關係

現在這個社會環境之下,許許多多的無奈產生了更多的疾病與問題,這讓我想起了8月底寫過的短文…

『人啊…是要知足的,也要知道自己的分量…會有這麼嚴重的疾病與症狀絕對不是一兩天的事情,數年以至於數十年都有可能,全看是怎麼殘害自己的身體。』

現實的無奈、家庭社會的壓力、長輩的期待,讓多少的孩子們提早出現疾病呢?也讓多少人們深陷泥淖中出不來呢?

看見13歲國中小女生偏頭痛三年卻檢查不出原因,觀察與媽媽的互動之後才知道是家長的壓力造成的。

又一個40歲的婦女看起來跟60歲一樣的外貌與身體,結果是家庭長輩要她生男生卻生了好幾個女孩,家庭失和之後反而更大的經濟壓力壓得喘不過氣。

還有33歲的女孩看起來像更年期的婦女一樣,耳鳴13年加上憂鬱症,起因是17年的作息巔倒。

甚至還有不明原因的疾病、疼痛,找也找不出原因,結果細聊之後才知道年輕時候做過些惡業與殘害自己…

這些的種種,都是生病的前奏曲,經年累月下來就如同壓力鍋一般,總有一天會爆炸出來的。現實總是有許多無奈,難道我們就不能有大確幸嗎?

『累積了數十年,就如同深海底下的一個小氣泡,浮出一點點到水平面附近就會變成氣爆,現在把最表層的問題處理得比較順暢且不至於影響生活,不代表治好了疾病,一但路徑開始阻塞又會再次發作,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疾病一再復發的原因。有些人會歸咎體質、遺傳,但沒有後天的揮豁是不一定會發病的。如同癌細胞人人都有,為什麼有人會發病,有人不發病?』

有些病人看我年紀輕,帶著懷疑的態度來治療,雖然想盡力幫忙,但自己不願意配合,反而質疑東質疑西,找了許多網路謠言來指正,實在是不知道該講什麼。如果治病這麼簡單,那為什麼會有如此多的疑難雜症呢?

『治療疾病不能全靠醫生,自己要負最大的責任,醫生只是輔助的角色,不聽醫囑又自己吃了奇奇怪怪的東西、該睡覺不睡覺、不能吃反而亂吃,還要回頭來怪醫生嗎?反求諸己的功夫真的是要學習的…』

2014/10/30

如何學習把脈?

先不講診脈的部位好了,歷代來說有很多地方都可以診脈,寸口、人迎、趺陽、簞脈、太衝、五里、神門、掌根…許許多多記錄…主來來講診脈的原理及心法好了

前文提到的28脈只是臨床上常見的脈象,但並不是全部…


2014/10/6

20141006 腹診教學演講

又講完一場演講了,謝謝學姊拍照XD

今天的感覺還可以,但小朋友們很多剛開完大體累翻或跑去SCOPE甄選沒聽到,這種教法可能讓沒有來的小朋友們覺得可惜,這麼值回票價的演講不多啊XD 雖然講到後來自己也有點累,三個小時真的很需要體力啊~~~

雖然講這些東西很划不來,甚至超越書本上的知識與經驗,如果得到的回饋是正向的,讓學弟妹們有收獲,花這些時間與精力也是值得。想讓大家得到的是一種觀念與想法,以及學習中醫的熱情。聽過我演講的小朋友們!是否有這種感覺呢?給我一點回饋吧!!
另外,有報名但有事不能來的小朋友們,看要怎麼樣再說吧~

2014/10/2

20141002 關於演講

不知不覺已經完成了7場公開演講與5場教學演講,另外還有數十次的讀書會及小組教學。每次的練習之中想著要怎何表達,讓每個人都可以保持高度專注與熱情來參與,更是訓練讓演講變成以「人」為主體來思考。親自上台之後才發現,如何讓每一個人不要出現PPT coma syndrome真的有難度,所以一直不斷研究演講的技巧與模式。

2014/9/28

[案例] 眼角膜移殖排斥6年,中藥配合針灸逆轉病勢

2014/09/04從馬來西亞來了一個case,眼角膜置換手術後排斥造成角膜及前房鈣化六年,西醫說沒救了竟然也可以逆轉!!

不針眼周也是可以有驚人的效果啊!!配合吃藥效果更快!!!



(該圖片已徵得患者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治療前可以看見患者左眼(左上圖)角膜白化鈣化,治療過程中漸漸淡化,當使用到關鍵穴位時淡化程度更快(右上及左下)。治療30分鐘之後取針,可以發現左眼上半部鈣化的部份明顯淡掉(右下),且從側面可發現原先撐脹的角膜也變得較正常許多。




治療思路一樣,先開通頭面的障礙,再清理脈的路徑,調補五藏並將濕濁拉出,效果奇佳!


2014/9/25

險下坡


『優秀人才,能從犯錯的過程中學到的,比你預期的還要多很多,是非常寶貴的經驗,不應批評責罵。』

的確如此,當人與人之間發生誤會、產生摩擦的時候,你()的選擇是什麼?
沉默不語?陷入冷戰?變對陌生人?或是斷絕關係不再往來?

其實這個時候反而是一種轉機,一再認為別人懂你的想法,到最後只會落入進退兩難的局面。科技的腳步不斷往前,享受便利生活的同時,是否也忽略了溝通的重要性呢?在這虛幻的世代裡,更是容易忘記應該貼近彼此的心。

2014/9/24

中醫逆轉白內障,讓您不再視茫茫

作者:林佑彥 中醫師



白內障患者眼中的世界 – 模糊一片 


40天逆轉白內障


49歲陳先生,從去年5月開始覺得眼睛看東西模模糊糊,到了眼科檢查發現是核性(Nuclear sclerosis)白內障Cataract),視力從原本的1.2開始下降為0.9,一個多月前更嚴重,視力只剩下0.3,建議要進行白內障晶體乳化術Phacoemulsification)並更換人工水晶體。

因為在網路上找到可以治療白內障而前來治療,就診時提到因為工作壓力較大,睡眠差不易入眠。口乾欲飲溫水,食欲正常,大小便沒有特別的問題。另外有高血壓服用西藥控制中。舌淡紅,苔白厚乾,齒痕。脈滑,右關外偏,左關尺軟。

開立濃縮中藥益氣聰明湯加減,配合頭針及體針治療。針灸的當下馬上就感覺到眼睛白霧的情況改善,一個星期後蒙霧的狀況淡掉了,第二個星期覺得視野左上方已經清楚,第三個星期時覺得右眼剩下3點鐘方向連至中心點有模糊的感覺。

經過一個月又10天的中藥與針灸治療,現在視力從治療前的0.3回復到0.8,看東西也比較不吃力,原本白茫茫的感覺改善非常明顯,眼科建議不需要開刀治療,只需要定期追蹤即可。

2014/8/26

20140826 - 重症應該要有的心態

人啊…是要知足的,也要知道自己的分量…會有這麼嚴重的疾病與症狀絕對不是一兩天的事情,數年以至於數十年都有可能,全看是怎麼殘害自己的身體。

有些病人一直問我,為什麼會得這麼嚴重的疾病?感覺起來好像是幾天前才生病,之前都好好的沒事。可是呢,以前發生的一些症狀難道就不是這次生病的前奏曲嗎?一直以來自己的生活習慣、飲食、情緒、壓力,乃至於受過的傷、接受的手術…這些都是會造成疾病的原因。年輕時候不懂得,肆無忌憚地熬夜、吃冰、抽菸飲酒、吸毒、墯胎,受傷沒治療到活動正常無緊繃疼痛,經年累月下來就如同壓力鍋一般,總有一天會爆炸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