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7/12/20

「我試過,能成功,今天分享給你」

作者: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系二年級 謝怡戎(已獲得作者同意公開)




默默潛水 follow 林醫師好一陣子,基本上林醫師網誌上的文章大多拜讀過,也閱讀林醫師的中醫求學之路和之前去新思維上課心得,讓我發掘到許多寶藏,也看過其他人分享在網路上您的演講,受到不少啓發。 聽完這場演講過幾天了,一直不知道如何下筆,遲遲無法下筆寫心得的原因是這一場演講實在放了太多東西了,根本超越了演講主題中醫眼科本身,卻又恰如其份的穿插在每一秒鐘。來寫心得提拱參考意見實在憯越。


專注細節,讓演講更完美


首先,林醫師是我遇過第一位會在演講前親自試播並走到最後去看的講者,表現出極為認真的態度。雖然每個人都知道這個動作但很少人會真的會早到確實去做這件事,讓我實際看到-優秀的人會專注在別人沒發現或是不願去做的事。(就我經驗我報告也懶得去理最後的人看不看的清楚,報告前大概做的事就是順稿而已。)而另外儘管開場就碰到小意外而還是從容以對,沒有被這意外打亂陣腳,坦然接受意外。




儘管說得是中醫眼科,但講的卻是中醫學習的關鍵點啊!根本是利用中醫眼科來教我們中醫的學習之道!並清楚告訴你:我試過,能成功,今天分享給你,這就是我的格局。


拋開死背,活用中醫


告訴我們一個大觀念「證型影響症狀的路徑是不一樣的。」也就是所有的証型連接到症狀的過程一定有聯繫,不要只看到症狀下藥。這簡單幾句話就直接讓我中醫證治學和中醫內科學及之後的學科及針灸經絡的觀念活了過來,不再是以證猜方,死背硬背自然也就不需要了。

還有將 急、慢性發炎,肉芽腫,疼痛等西醫觀念對應到中醫的火、瘀、痰、寒凝、虛勞的病因病機。也讓人清楚的認知中西醫是能溝通的。


中醫思維臨床化,從基礎不斷深入


面對疾病的治療思考,搞清楚臟腑定位。從臟腑偏勢,氣血循環,局部障礙,廢物代謝用中醫思想來看疾病。 到西醫解剖,病理進程,出現的症狀。影像檢查看不看得懂?視網膜檢查結果判讀,眼底鏡怎麼看,血管攝影怎麼看?眼科的正常生理和疾病病理進程是如何?到底疾病是自然好的還是你治好的?

另外,林醫師分享了怎麼合併西醫機轉、檢查數據,這些如何對應中醫?參考胚胎學,面對用一張用各胚層對應在眼睛各部位,只有跪了! 我想能在畢業後能把到這些學校大概只能教粗淺的東西自己不斷挖掘精進,我看到不斷自學的能力的最好示範。

其實只要把眼科拿掉,根本可以應用在任何疾病上啊!我聽完回家的感覺就像三歲小孩拿到獨孤九劍劍譜裡的總訣式又驚又喜,這就是中醫的核心觀念啊!看診時頭腦有兩套東西,一套西醫,一套中醫,不是所有東西都用同一套用法,到達方無定方,法無定法的境界。

而核心觀念有多重要呢? 林醫師在剛畢業能做到一診20多人,短時間內快速累積經驗,到現在吃藥多久能出現什麼樣的症狀,那一個病灶用什麼方式能緩解都心中有譜。 但是,他自己分享在畢業之前每天把自己和同學的脈,在學校時期就把了3000人的脈 ,另外,長時間的苦讀和不斷沉思也是少不了的;而我們今天就算知道核心觀念,又有多少人能夠日復一日的去踐行呢?

所有診斷的東西都是溝通的原則,要更精進需要在臨床上不斷實踐,而優秀的的人比你更努力。


格局放大,熱情不變


關於這場演講之外的(會後的問答我覺得比演講本身還震憾…只能讚嘆了…)也不吝回答了我一直想知道的問題,而藥物,針灸,氣,作用在病人身上比較明顯,在自己除非夠敏感不然感應沒這麼強,也指明這是一條可行的道路。

然後告訴我們病人對自費的接受度,當他們信任你自然就會接受你的建議。當這些東西病人覺得值得,有效果,並不是為了賺錢,而人一生能賺的東西是有限的,要必要這麼快拿完嗎?

冥冥中都有注定,你這一生來當醫生是為了什麼?你的格多大,能否承載多少東西?如果我真的要賺錢,這些東西你們都看不到…(這句話放在剛分享完的最後顯得真實無比。)

最後就把後面這幾句話當作結尾吧,看著林醫師分享著一路的求學過程心得經歷,博學並精進,我想,人的資質、經歷、大環境都是不能改變的;但學習態度和熱情可以學習和模仿的,感謝林醫師不辭辛勞來義大替大家點燈,讓大家知道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相信會有不少人對中醫和西醫的看法改變,也以身作則讓我們看到一位優秀醫師的自我養成和風範。

PS:拜托再來義大開帶狀課程或是教學工作坊啊(敲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