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09/3/2

如何學習傷寒論?

完稿時間:2009.03.02


前些日子與學妹聊到這個問題,怎麼學傷寒論呢?

學傷寒論應該要分為兩個層次:一為應付學校考試;一為真正掌握傷寒論的精神。如果單純只是想把學校的考試考過,要訣沒有什麼,就是「背」!但如果是要精進傷寒論,這是一輩子的事情。

從40屆開始,高主任就開始了抽背條文的遊戲;而張東迪老師來學校之後,也開啟了傷寒論當人的前例。其實在張東迪老師來之前,也是有學長姊被當,只是根據張東迪老師在某次中兒上課時說到:「之前中醫界的老前輩也提到,現在進到醫院的中醫系學生底子越來越不穩,好像大家都本末倒置了。中醫科目隨便念念都會過,大家都拼命念西醫。所以像是傷寒論,我每學期都會把我負責的部份挑20個出來給主任選,至於主任要挑多少人是他決定的。」而根據我的了解,從39屆開始,每一屆大概都會有5~9個人要重修傷寒論。而要避免重修暑修的危機,只有一個要訣,就是把傷寒論的條文背熟,大概學校的考試就沒有太大的問題了,但如果真正要學傷寒論,這樣子絕對是不夠的。

又有學弟問了:「傷寒論條文那麼多條,要怎麼背?」

其實醫宗金鑑版傷寒論有417條,宋版傷寒論398條,而比較重要的大概247條,大致上可以歸類成定義類、方劑類、兼變證類、合病併病類、壞病類…這幾類,各有各的準備要點,以下分別介紹一下這幾類。

1. 定義類:故名思義就是屬於定義的條文,如:六經提綱、中風、傷寒、陽明外證、藏厥蚘厥、霍亂…等之類的條文,就是屬於定義型的條文。這些條文是為了解釋後續條文所設立的定義,沒有搞懂、了解它在說什麼,後面的就不用說了。例如:「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這一條是厥陰病篇的條文,需要與厥陰病篇的提綱「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衝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蚘,下之利不止。」相互參照,才能了解當歸四逆湯所說是建立在厥陰病的條件之下,而有四肢冰冷、脈細弱的病人。

2. 方劑類:就是指有方劑的條文,也可以說同一類方的相關條文。我們知道傷寒論112方中,屬於桂枝湯的變方就有19方,諸如桂枝加附子湯、桂枝去芍藥湯、桂枝去芍加附、桂枝加芍藥、桂枝加厚朴杏仁、桂枝新加、桂二麻一、麻枝各半、小建中…等方,而這些方之間的差異為何?即然這些方都是源自於桂枝湯,就有桂枝湯的基本精神,重點就是要會區分這些方之間的差異。

3. 兼變證類:這一部份是屬於在六經病中產生的其它轉化,如太陽病的熱證與蓄水證、蓄血、結胸、痞…;陽明病的發黃與血熱;少陽病的柴胡桂枝湯證、熱入血室;太陰病的兼表兼裏;少陰病的熱化症與寒化症;厥陰病的厥利嘔噦…等等,這些雖然都在六經病症的範圍,但多少與本證已有不同,故獨立出來新的條文以作區別。

4. 合病併病類:這部份比較沒有什麼太大的爭議,宋版傷寒論將合病併病散落在各章節,但醫宗金鑑版則有獨立出來。這樣分並沒有什麼不好,只是記得在學習這部份的條文時,隨時回去複習各經本病的內容。

5. 壞病類:這些就是仲景在處理誤治病人的方法思路,也是傷寒論中比較獨特的地方。當時東漢時代的醫療水平並沒有像現在如此進步,誤治失治的病人履見不鮮,而如何治療這部份的病人就是應該學習的重點。學習這部份則需要將中醫基礎理論的部份再度複習,看看仲景遇到的病人身上發生了什麼事?仲景是怎麼處理這種病人?


傷寒論的學習大概需要經過以下幾個過程:

1.訓詞釋句,了解本義
2. 分析病機,研究醫理
3.歸納統整,鑒別比對
4.上考《內經》《難經》,旁參《金匱要略》《神農本草經》
5.熟讀默記,孄熟於心
6. 學以致用,驗於臨證
7.閱讀諸注,深入研究

而學習傷寒論有個先決條件,就是中醫基礎理論的穩固。傷寒論是一本基礎與臨床結合的醫書,也是中醫學上許多理論的始祖。仲景宗於內難二經,將臨床上所見及思路記錄下來,由於仲景距今已1800多年,當時的文字與現在已有太大的不同,但中醫治療的原則是不變的,外感六淫也是不變的。先了解六淫的特性、五臟的生理功能詳細內容,即使藥物方劑不熟,也是可以把傷寒論學好。上述7點,大致上是學習的必經過程。

當然方法因人而異,對於現階段學習傷寒論的大二學弟妹,1、2、3、5這幾項是必要的學習,至於大三以上的學弟妹則應加上4、6、7。只讀一遍傷寒論就要把傷寒論瞭若指掌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學習應該要反覆閱讀,深入了解仲景的原義,不必拘泥於條文的記載,畢盡病人不可能完全照著條文生病,要能掌握病因病機,只要符合就可以用,誰說桂枝湯只能用在太陽中風表虛症呢?

說到這裡,大二的學弟妹目前用的課本是新文豐版的傷寒論,內容是醫宗金鑑的條文。這沒有什麼不好,畢竟醫宗金鑑是屬於註解,以文言文解釋文言文,學習上總是有不方便之處。所以我建議,初學應該先由白話文的解釋下手,先了解條文的意思,再去看各家的註述,才不會有學習上的困擾。

總結一下,傷寒論是一本值得一再反覆學習的書籍,要訣沒有什麼,只有一個「勤」字。學習方法只能提供一條途徑,真正學習的仍然是自己,別人沒辦法幫你念書。既然選擇了中醫這條路,就下定信心及決心,認真踏上這條屬於自己的路。

即使路上有許多困難,只要勇於面對挑戰,遇到問不吝請教老師學長姊同學,甚至學弟妹,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獲的。在此勉勵各位同好,希望能在大家學習傷寒論、甚至是中醫這條路能有幫助。